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全市首场“名校+”成果展

近日,西安市“名校+”“+校”成果展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是西安市“名校+”“+校”成果展示活动的第一期,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国际港务区教育卫体局承办。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范明以及来自全市各区县、开发区的“名校+”专班负责人及校长代表共同参加。

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名校+”总校长罗坤:“2021年,陕师大陆港小学正式接管原水流中心小学。如何能让一座拥有54年历史的乡村公办学校焕发新生机新活力,最开始大部分人都很迷茫。但是,我们要实现的,是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乡一体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崇高梦想,我下定决心,无论过程有多曲折,一定要把情怀、责任、担当、使命撒满这片土地。大轮岗让教师们动起来,成建制植入陕师大实验小学优质办学理念让教育活起来,同工同酬、科学管理让学校优起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磨合,现在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已经跃升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孩子们享受着共同体最优质的教师资源,这里的教师们也获得了为人师表的尊严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满足感。为了让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弯道超车,实现特色发展,我们又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建设新丝路未来教育港,为孩子们快乐成长创造一个后花园!很快,操场旁边的荒地成了能玩耍、能学习、能成长的劳动实践基地。有了这片土地,我们的教学、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小胖墩儿’‘小眼镜儿’越来越少,教师们也越来越优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座‘魔法’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专家、教师、家长络绎不绝。这里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新挑战中开阔眼界,成为阳光、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这就是‘名校+’最重要的内涵。”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张小涛:“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原名水流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我和我的姐姐都是这里的学生。1998年师范毕业的我,带着满腔热忱回到了母校,至今25年。当上校长后,我想方设法推动学校发展,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教师结构性缺编等老大难问题让发展停滞不前。外聘教师招聘‘次次招不够,年年留不住’。2021年,原水流中心小学正式成为陕师大陆港小学‘名校+’共同体的一员。刚听到学校将被托管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茫然。回到家,我和父亲谈起这件事。他听后只说了一句话:不计个人得失,专心办好学校!父亲的话让我受到莫大的鼓舞,也给了我前行的信心。在罗坤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首次以‘名校+’的名义对外招聘教师,招聘公告发出后短短一周就收到1869位教师的报名,真正是百里挑一‘,我首次看到了‘名校+’光环和魅力产生的聚合效应。为不断推动学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名校也是费尽心思。有一次罗坤校长带着我们的行政班子,从早上9点讨论到晚上7点。现在,各学科教研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师父,我们的学生有了KEEP少年节、红领巾社会实践营、圆梦微心愿等多样化活动,我们的少先队员们站上了中国共青团陕西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的现场,越来越多的新教育举措出现在我们的校园。”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教师陈诚:“现在的课堂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两年时间里,我对于美育的全部想象一步步成为现实。‘体验式美育+浸入式空间’的新模式,让我找到了教育前行的方向,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教师米莎:“在我报到的当天,就有两名临聘教师正在办理离职。加入共同体后,我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罗坤校长告诉大家: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敢想、敢干、肯干的老师!我跟着名校的老师学习新理念,拼命地充实自己。现在,我站在讲台上更加从容了;今天,我站在这里也更加自信了。”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教师周嘉:“初到陕师大陆港小学交流轮岗,青年教师汇报课如约而至。新环境、新挑战,压力如泰山压顶般袭来,我害怕极了!学校给每一位新教师都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父,主管教学的领导会挤出时间来听我上课。现在,我与学生配合愈发默契,我亦在教学中收获满满。很幸运,陆港让我收获,使我成长。”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教师刘亚萍:“名校+接管我们学校时,我是抗拒的,也是恐慌的。但当我看到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改变成为我们的常态,我的教育生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的我们、自信可爱的孩子们,都让我沉醉其中,这就是一个教育人最简单的幸福吧。我庆幸,我见证并创造着这样的奇迹!”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家长史云峰:“2021年秋季开学前夕,学校给一年级新生家长举办的一次见面会。那一天是我时隔22年再次来到母校,当我和孩子走进学校,看到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教室,功能完善的多功能厅、老师们统一的着装,无不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所有朝气有活力、充满着希望的学校。孩子在实验小学学习生活的这一年多,学校各方面工作不断地给家长带来惊喜。他们在学校可以参加许多主题活动,仅课后服务时段学校就开设了40多门类课程。史柏灏最喜欢小提琴,他报名参加的是民乐团,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他已经可以自己拉很多首曲子。儿子原来是一个比较腼腆胆小的小男生,上课不敢发言,但就在最近的几次班级英语课本剧表演中,我看见我的孩子自信地用流利的英语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现在作为一名实验小学的家长很骄傲,看我们的学校上央视了,我们的学校上陕西电视台了,又有专家来我们学校调研考察了,我们学校的鼓号队还去第十四届团代会表演了......感谢‘名校+‘工程,让我们的家门口有了一所好学校,让我们水流的孩子能够开心成长,让我们家长能够放心托付。”

2022年初,陕师大陆港小学“名校+”带着对“课程育人、环境育人、空间育人”的诸多思考,建设占地102亩的新丝路未来教育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近一年来,围绕“蒲公英”课程体系五大板块,聚焦国家基础课程、趣味拓展课程、多彩成长课程,80余位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历时1年打磨、探索、实践,打造出了“蓝天下的课堂”系列课程品牌。

学校把课堂搬到蓝天下,彻底打破空间壁垒,让同学们在真实情境中“知行合一”,感受知识的力量,获得沉浸式、互动式、创造式的情感体验,养成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放眼望去,除了劳动实践基地正中央认真听讲的孩子们,蓝天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葡萄架旁那一排排写生画架。

同学们端坐在画架前,将基地美景笔笔勾勒在图画中。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仔细端详着孩子们的技法,时不时抬头望着绿油油的葡萄藤蔓比对一番,感叹道:“葡萄藤下画葡萄,这个地方选得真好,孩子们画得也好!这就是理想的教育,以大自然为课堂,让孩子们从自然中找答案,在自然中检验书本的答案,追本溯源地学习。”

在基地食育项目的“网红大灶台”上,同学们大秀厨艺,当起了“小厨师”。现场还有包粽子、磨豆浆、制作糖葫芦、制作棉花糖等多种食育项目,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将课堂的知识用到了田间的实践,学习了真本领,解决了真问题。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范明:“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借助‘名校+’工程,打造紧密型‘名校’与‘+校’的合作关系,搭建区内‘名校+’工程的‘立交桥’和‘快速路’。近三年来教育总投入已超55亿元,新改扩建学校31所,全委托管理新建校超过10余所。随着‘名校+’工程在国际港务区的深入推进,因优质教育而吸引的人口增长、人才聚集,生源回流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秋季,全区中小幼儿在校人数3.1万人,三年增长达50%。未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持续打造优质教育示范区、民生保障创新区,逐步建设国际港务区特色教育品牌,建设更多家长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2021年5月19日,陕师大陆港小学与区实验小学组建“名校+”共同体。两年时间,区实验小学学生数从900人增加到现在近1300人,办学规模和师生数量均创历史之最,学校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追赶到引领,从生源不断流失的乡村小学转变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区实验小学蝶变的核心是创新的“名校+”陆港模式。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一校一策”方式,实施不同学段的“名校+”工作,快速推进全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在三年的实践中,全区“名校+”工作历经1.0版本、2.0版本,正向3.0版本跨越。1.0版本创新“全委托管理”模式,引进名校版本;2.0版本则加速名校二次孵化,形成“一长多校”“深度帮扶”“资源输出”“结对共建”等多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