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做实开放通道,做优开放平台,做大开放经济,加快建设内陆第一大港和东部城市新中心为目标,坚持以港为魂、以港兴城、港城一体、融合发展,使园区经济总体呈现出“逆势而上、快速增长、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开放大通道建设取得新跨越

国际港务区通过整合公、铁、海、空多种运输方式,构建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大通道。开通了西安至白俄罗斯、俄罗斯、伊朗、阿富汗、比利时根特、米兰、拉脱维亚等11条中欧班列长安号干线,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长安号开行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个全国第一”,深受沿线国家的认可和人民的欢迎。向东与青岛、宁波、天津、深圳、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开行铁路班列,建成了服务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全网物流体系,真正形成了海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image.png

——口岸平台建设呈现新格局

占地5600亩的铁路一类口岸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使铁路枢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10万标箱,运力达到3870万吨。占地1000多亩的传化、卡行天下、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圆通西北智能园等公路港平台项目布局已定,目前,已部分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

二类公路口岸功能从城际、区域配送,大件、邮件、快件实现了全覆盖。粮食、肉类口岸运行良好。整车进口口岸建成投运,创造了全国最快的“三个记录”。占地4.67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与8个海外仓为跨境加工贸易开展搭建了理想的平台。实施了通关一体化建设,跨境贸易便利化大幅提升,9001监管现场整体通关时间压缩68.2%,无纸化率达到90%以上,联通全国、服务世界的口岸门户平台体系已经形成。

image.png

——招大引强加速集聚新动能

园区的快速发展,使园区的“西引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贸易发展、城市配套在2018年实现全面突破。引进了深圳中联盛、思赢英格等科技型加工制造企业,产品已经成功出口世界各地,打开了中亚市场。

以中民投、关天国际、陕西金控等为代表的新金融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以华润体育、国家广告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文化体育健康产业日新月异,园区正在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竞相投资的“热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宝地”。招商局、华润、绿地、绿城、中冶等知名企业竞相投资园区,以奥体中心为核心的城市板块布局已定,为打造超越杭州G20和成都天府新区的城市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征地拆迁的快速推进,为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园区24个市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进展顺利,体育馆、游泳馆实现主体封顶。占地2400余亩新筑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项目站前工程已完成,8+6线速已于10月30日投入使用,真正体现了省部共建项目的西安速度和陆港担当,成为了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亮点。西安传化丝路公路港、卡行天下西北智能公路枢纽平台项目进展顺利。京东亚洲一号一期建成试运行。广场南路、跨西禹高速下穿、梦想公社南路等一批市政道路项目建成投用。园区138个在建项目全面提速,已呈现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大开发、大建设场面。

image.png

——国际营商环境取得新改善

园区持续推进自贸改革,“舱单归并”新模式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创新政策兑现进大厅、“物联网+”24小时自助信包箱、政务服务驿站等智能政务服务,推动了144项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位居开发区第一,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立健全“12345”市民热线平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诉求。持续优化园区法律服务供给环境,先后设立了陕西自贸区仲裁院、西北唯一的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区首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带一路”服务机制办公室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机构,正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image.png

——城市综合管理取得新进展

园区立足托管街道实际,在全市开创性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优化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多员合一”“一员多能”,建立起“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运转、责任落实、反应快速”的“全科网格”,有效根治了“散乱污”企业入区,严格落实“铁腕治霾”各项措施。全力开展平安“夺鼎”攻坚战,实施“雪亮工程”,建立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社会治理模式。严格履行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对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导检查,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城市综合管理达到了新水平。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