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务区举办物流行业“创新驱动 人才赋能”主题论坛

行业精英汇聚一堂 共同探讨物流人才培养议题

12月13日,物流行业“创新驱动 人才赋能”主题论坛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召开。来自全国物流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就如何加大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人才高地、打造与地区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梯队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据悉,论坛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陕西省物流学会承办、西安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协办,100多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经济先导区,园区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定位,着重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型国际物流枢纽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国家级城际配送枢纽节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副书记苗吉介绍,国际港务区是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和西北最大的综合保税区,48条铁路到发线,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310万标箱。

“西安地处中国的‘C位’,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前景无限,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蔡进在《陆港与人才》主题演讲中提及,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国际物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基于铁路的陆上运输发展趋势突出。今年1-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441列,运送货物总重约264.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8倍。“西安港发展势头强劲,希望创新方式、供应链发展、物流领军人才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追赶超越。”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龚英以《中欧班列发展研究》为题,为中欧班列协同创新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西安港已拥有11条集结班列线路,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希望未来更多的‘+西欧’开行。” 龚英建议,应当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圆心,让西部乃至全国的货物,在这里集结走向世界。

陕西省物流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别家昕以《创新赋能 人才驱动》为题,围绕“服务、物流、陆港”几个关键词,探索物流人才建设新模式。通过详实的案例对人才定义、人才发现、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人才赋能”解决方案。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事业部副总经理胡瑞冬则从人才孵化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陕西国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忠琳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其中提及,供应链金融是集合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于一体的金融活动,在整个链条中,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机构等相互监督与制衡,形成了一套稳定的金融体系,让风控变得更容易,资金去向更清晰。

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引得论坛现场掌声不断。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支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为推动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汇聚创新要素,将人才势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步,国际港务区将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以精准招商为导向,围绕现代化物流产业,促进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创新产业人才引培机制,打造“丝路新C位”,建设以现代化物流产业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